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体视点:古老的书院,如何“活”在当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0:52:00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慧文

书院发展历史超过1300年,是我国古代思想研究创造、文化传播普及最广泛和最重要的机构。书院文化对我国的学术发展、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和载体。4月10日,由中华文化学院主办、湖南省中华文化学院承办的“新时代中华文化论坛·2025”在长沙举办,来自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孔子研究院、横渠书院和嵩阳书院等文化单位的参会代表围绕“新时代书院的文化使命与创新实践”交流探讨,各有真知灼见。

全国修复古书院约1500-1800所

岳麓书院。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湖南书院发展早、名声大、数量多、普及广、学术深、人才盛,有“天下书院半湖湘”的美誉。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党委书记、教授陈宇翔介绍了岳麓书院作为“道南正脉”“千年学府”的历史荣光,岳麓书院精神与“实事求是”思想结合,体现湖湘学派“经世致用”的实践意义。

陈宇翔教授介绍,全国修复古书院约1500-1800所,民间新建书院热潮持续。书院文化历久弥新,不仅在于屋舍建筑的修缮,更重要的是激活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他以岳麓书院为例,表示应推动书院功能转型,融合传统教育与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如“多维融通的大学书院育人模式”。并特别强调了加强书院国际化,发挥其在华侨华人文化认同、中外文明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成立国际书院组织应对国际化

书院生长于中国,影响在世界。随着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书院制度也逐渐在国外落地生根,对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中华文明与当地文化相结合,进而推进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向前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孔祥林介绍了海外书院概况。在朝鲜半岛,历史上曾有过903所书院,9所列入世界遗产,保留四书五经教学传统。日本江户时期书院293所,明治维新后多数改制,现存约20所。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也曾建书院。

走出国门的书院,和中国本土的书院血脉相承,其基本的文化功效保持不变,如用四书五经为主的儒家经典教学、推广中国礼仪祭祀制度、沿用中国书院规约。在日本,直至目前,仍有学校在日常的教育中让学生学习《白鹿洞书院揭示》。但海外书院和中国本土的书院又有着很多区别,如韩国书院注重祭祀,日本书院强调刻书出版等。

国际化给这些古老机构带来了诸多挑战。孔祥林建议,发起成立国际书院组织,掌握文化话语权,并同国际社会的学者们一起继续思考如何在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同时保持书院的独特性和丰富的传统。

丰富的活动激活书院文化

嵩阳书院。河南日报社供图

张载祠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横渠镇,为中国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的讲学台,后改为横渠书院。张载祠文物管理所所长、张载祠(横渠书院)负责人张桂海说,横渠书院以官学思想为核心,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通过研学活动、社区讲座、数字化传播(如短视频)推广张载思想。他们还通过打造“移动书院”进校园、企业,增强文化认同;提出“小小讲解员”等志愿项目,推动青少年参与传统文化传承。

“司马光《资治通鉴》部分章节在此完成,明清时期培养进士200余人。”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嵩阳书院山长龚松涛介绍,嵩阳书院建筑是中国北方书院建筑的代表和样板,共有古建筑25座108间,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时期如何传承优秀书院文化特质,将“书院文化”精髓融入到人才培养中,推动书院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龚松涛认为,不仅要严格保护书院本体与环境完整性,还要延续书院的讲学传统。因此,举办了“嵩山论坛”、郑州大学研学活动,激活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

相关文章:

云南鲜花出口暴涨52.3%!韩国俄罗斯抢疯了04-13

早八条丨一日三试!火箭、卫星发动机试验均获成功 / 好莱坞空前紧张!美媒称中国市场决定一部大片能否盈利04-13

武夷山:茶文旅融合让“过客”变“住客”04-12

记者观察丨中国调减好莱坞电影进口 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票房必选项04-12

山东:打造开放共享文化书院,用优质文化资源提升群众精神食粮获得感04-12

海南省委副书记杨晋柏兼任省委政法委书记04-12

【市场聚焦】航运:关税阴霾04-12

让中国世界遗产“活”起来 《踏歌行》即将开播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