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临沂客户端讯暮春时节,临沂市观唐温泉度假村的露天泡池里已氤氲着热气。游客李女士一家三口刚结束“赶头汤”的温泉体验,转身又走进隔壁的温水乡、琅琊勇士冰雪公园、龙园旅游区等景区,在春日暖阳里品味汤泉文化旅游。这样的场景,正是汤头温泉打破“一日游”困局的生动注脚。
曾几何时,这片拥有千年历史的温泉胜地,却因业态单一、体验同质化,陷入“留客难”的尴尬——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仅1.2天,多数人泡完温泉便匆匆返程。如今,依托“温泉+”战略的深度实践,度假区正上演着从“地下热水”到“发展活水”的精彩蝶变,游客停留时间翻倍至2.9天,2024年接待量突破279万人次,一幅“全链条体验、全季节运营”的文旅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在汤河河畔的温水乡古建群,青瓦白墙间传来阵阵古琴声。身着汉服的游客们漫步在青石路,倾听着每一片黛瓦的历史故事,感受着古人对功名的追求和对知识的尊崇。这样的沉浸式体验,正是度假区跳出传统温泉模式的第一步。
“过去游客来了只泡汤,现在我们要让他们‘泡文化、泡体验、泡生活’。”汤泉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构建“温泉+”生态圈,汤头将单一的温泉资源转化为多元消费场景:白天在茶山滑雪场驰骋,夜晚回到温泉酒店享受药浴理疗;清晨参与“争汤”民俗表演,午后走进写生基地挥毫泼墨。
最直观的变化发生在游客消费链上。据了解,以往游客前来只是单纯的泡温泉,人均消费不足300元,而如今,在周边景区联票畅玩,泡温泉住民宿酒店,晚上在美食街、购物街餐饮购物,人均消费不止翻一倍。更重要的是,曾经的“冬季旺季、夏季淡季”被彻底打破——琅琊勇士冰雪公园夏季转型为水上乐园,金沙湾帐篷营地全年开放星空露营,度假区实现“四季有主题、季季有爆点”。
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临沂温泉产业不断创新业态,打造了全场景体验闭环,让游客在温泉景区内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温泉+体育”:激活“动静相宜”新空间。体育赛事的举办为温泉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汤泉区连续举办五届自行车挑战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参与。比赛线路沿着美丽的汤河河畔,选手们在骑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竞技的乐趣,还能欣赏到沿途的自然风光和温泉美景。赛事期间,周边酒店入住率达95%,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琅琊勇士冰雪运动休闲公园投资5000万元,打造临沂首个非标冰雪文旅综合体。滑雪场与温泉仅一街之隔,游客可白天滑雪、夜晚泡汤。项目负责人张忠伟介绍:“我们开发‘冰雪+温泉’联票,未来将策划街头篮球赛、音乐节,打造‘温泉+冰雪+赛事’的文旅综合体。”

“温泉+艺术”:让历史文脉融入体验肌理。来自各院校的学生们支起画架,将汤头古街的青砖黛瓦与氤氲温泉收进画布。依托王羲之文化,汤泉区打造了10处写生基地,吸引了众多艺术团队前来写生创作。汤泉区深挖“书圣故里”“孝悌之乡”等文化IP,打造10处写生基地以及诸多非遗工坊,让游客在体验中“触摸”历史。同时,温水乡美术馆定期举办书画展,非遗街区定期邀请柳琴戏、周姑戏传承人驻场演出,传统艺术与现代旅游碰撞出新火花。
“温泉+生态”:打造“诗与远方”栖息地。金沙湾帐篷营地临河而建,星空露营、篝火晚会、滨水垂钓等项目吸引家庭游客。
“温泉+民宿”:住进风景里。“推开窗就是小桥流水,仿佛穿越回明清。”在溪桥坞民宿,游客王女士感叹。度假区拥有桂之坊、溪桥坞等山东省五星级民宿,古建筑改造的客房保留木梁青瓦,配套茶室、书吧。
目前,汤泉区已开发出多个核心业态,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处(观唐温泉度假村),3A级旅游景区2处(奥华温泉、鲁商知春湖旅游区),康复疗养机构9处(山东第一康复医院、古汤源等),非标文旅综合体1处(琅琊勇士冰雪运动休闲公园),标准露营地5处(金沙湾、奥华、桃花源、名仕、缦·SPA),精品民宿4家(桂之坊、溪桥坞、奥华汤屋、知春湖云海泉居),其中山东省五星级旅游民宿2家,餐饮经营单位324家,高中档酒店45家。度假产品涵盖了温泉度假、康复疗养、冰雪运动、滨水休闲等类型,形成“温泉+演艺、体育、康养、研学、生态、乡村”的全产业链融合,具备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00万人的能力。
打造“双轮驱动” 差异化引擎
在汤泉区,游客们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体验路线:追求医疗康复的走进“温泉理疗中心”,带着孩子的奔向“亲子水世界”,情侣则选择私密的汤屋别墅。这种精准的市场区隔,正是度假区破解同质化竞争的关键——将温泉产品分为“医疗型”与“休闲型”两大阵营,形成双轮驱动。
随着温泉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众多温泉度假区中脱颖而出,汤头温泉旅游度假区实施了差异化定位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明确了医疗型温泉与休闲型温泉的市场区隔。
医疗型温泉以其独特的疗养功效吸引着追求健康养生的人群。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与汤头温泉的深度合作,为医疗型温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医院的专业医疗技术与温泉的疗养功效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不同疾病和健康需求的康复理疗项目,如岩盐气溶胶疗法、上肢蜡浴等。这些项目不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还为患者提供了舒适的疗养环境。
休闲型温泉则以其丰富的娱乐项目和轻松的氛围,满足了游客休闲度假的需求。观唐温泉度假村、龙园旅游区等景区,通过打造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设施,如温泉泡池、水上乐园、亲子游乐区等,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休闲体验。在观唐温泉度假村,游客可以在不同主题的温泉泡池中放松身心,享受温泉带来的舒适与惬意;还可以在水上乐园中尽情嬉戏,感受夏日的清凉与欢乐。龙园旅游区则以其独特的龙文化主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亲子游乐项目,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和成长。
此外,汤泉区还定期举办伏羊美食节、温泉文化节等活动,将温泉文化与美食文化、民俗文化相结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在伏羊美食节上,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以羊肉为原料的美食,如烤羊肉串、羊肉汤、手抓羊肉等,感受浓郁的地方美食文化。同时,活动现场还会举办民俗表演、文化展览等活动,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当地的民俗文化风情。据统计,这些节庆活动拉动消费,成为了汤泉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记者手记:
当许多温泉景区还在比拼水质、规模时,临沂选择了“跳出温泉做温泉”:用文化赋予温泉灵魂,用生态拓展体验边界,用科技提升服务效能,用差异化打破同质化牢笼。这种“全域融合“的思维,本质上是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践行——不是简单迎合游客,而是创造更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从千年汤头到争创国家级度假区,变的是业态与格局,不变的是对“温泉+美好生活“的追求。当冰雪与温泉在冬日里共舞,当古建与民宿在晨光中相映,当康养与运动在山水间融合,临沂正在书写的,不仅是一个景区的转型故事,更是老区振兴、文旅融合的时代答卷。这股涌动的“温泉热”,终将成为沂蒙大地连接世界的温暖纽带,让“千年汤泉“的传奇,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牛 李璐
编辑:张娜
相关文章:
武夷山:茶文旅融合让“过客”变“住客”04-12
山东:打造开放共享文化书院,用优质文化资源提升群众精神食粮获得感04-12
时评:这个旅游专列是活态化街区,也是流动性推广平台04-12
受大风影响,本周六、周日济南这些室外游园活动暂停举办04-11
成县:以“樱”为媒“美丽经济”踏春来04-11
文体视点:古老的书院,如何“活”在当下?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