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日前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太保镇举行“知识产权与AI工具应用专题培训”。培训采用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的创新模式,参会成员覆盖了太保镇新闻工作者、农业农村办代表、各村村委、乡村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代表,以科技之火点燃乡村创新发展引擎。

AI赋能
科技点亮未来
知识产权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更是产业创新的“硬盾牌”。在广东工业大学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全程联动下,来自北京市盈科(佛山)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律师汤建城带来了一场“接地气”的知识产权保护课。
汤律师围绕商标、专利、著作权等核心内容,结合鲜活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知识产权保护要点。在互动环节,参会人员积极提问,律师进行详细解答,将晦涩法律条文转化为“听得懂、用得上”的实战策略,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太保镇产业发展筑牢法律屏障。
知识产权保护课程结束后,进入培训活动的第二场:AI技术应用培训。广东工业大学詹云超、刘烨纯打造的“三分钟让海报开口说话”“三分钟剪辑乡村大片”等应用实操课程,将难懂的AI技术转化为“听得懂、用得上”的科技工具。课堂上,詹云超现场演示AI工具的神奇时刻——以当地肉鸽为例,通过输入关键词,AI瞬间生成多组宣传文案与生动图片;刘烨纯则聚焦视频创作,手把手教学员运用智能剪辑软件:从新手一键成片到添加转场特效,短短三分钟便将莲塘村醒狮表演与梯田风光融合成视频“大片”。
思维碰撞
共绘乡村“数智未来”
此次培训,让参与人员受益匪浅。耕耘农场负责人小马哥表示,“今天的培训让我对农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在农业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商标能够更好赋能农业,打造品牌影响力,拓宽销售渠道。”AI应用可以很好解决农场宣传的文案和海报问题,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为乡村发展打开新思路。
太保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镇委党校副校长何雪仪认为,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用“屏对屏”的智慧,激活了“面对面”的产业变革,架起了乡村传统与创新的新桥梁。
未来,农村科技特派员将继续扎根太保镇,紧密围绕当地产业发展需求,持续开展知识普及与技术指导工作。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中,太保镇正以知识产权为盾、AI技术为矛,致力开辟出一条“守得住乡愁、跟得上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新路,让创新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位太保镇居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力量。
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欧阳晓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黄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AI如何赋能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为连山太保“充电”04-05
沂蒙山间路如虹 花海经济促振兴——临沂市“四好农村路”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04-05
28只北交所股票融资余额增加超百万元04-03
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施工图”公布04-02
第三届民办义务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召开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