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悦连城
如何友善地相处,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高品质生活的应有之义。一个缺乏友善的社会,就如同干涸的河流、荒芜的沙漠,了无生机;而身处其中的个体,也难以在将心比心的氛围中,感受爱与美好。
关系冷漠、校园霸凌……近年来,大学校园中,这方面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如何构建起良善、和谐、友好的大学校园关系,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
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研究》,便是此类研究中的一部佳作。作者贾月长期在学校担任辅导员和教师,常年关注人的发展和现代化等相关问题。这些职业经历,让她更加注重友善的环境对青年群体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在本书中,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梳理了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现状和特点,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同辈群体、主体自身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总结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规律与机制。
友善,并不是什么艰涩的哲学概念,而是人人可感可知的社会氛围。今天,当“关我什么事”“那又怎样”成为一些人的口头禅时,冷漠,似乎隐隐有蚕食青年精神空间的倾向。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本书的研究更具有现实价值。在研究方法上,作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青年大学生,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研究法,对访谈资料整理、登录、逐级编码,力求资料翔实可靠。在学术视野上,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资源,深入探讨了同情的激发、抑制、消退机制,并对如何促进个体和社会友善价值观形成进行研究。从学术作品的完成度上看,这些努力是富有成效的。
人类是感情动物,爱则愉悦,恨则愤怒。善良的人会为成功者喝彩,也会情不自禁地关心、帮助身处苦难的人。在价值多元的现代,和睦、友善社会氛围越发彰显价值光辉。总而言之,这部凝聚着人文关怀的学术作品,对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进行了详尽剖析。期待更多青年能在友善价值观的滋养下,既成为温暖他人的萤火,更化作照亮时代的光束。
相关文章:
勇敢追爱的男嘉宾:一眼心动 期待良缘04-13
大学如何更加友善04-11
厚植青春拔节向上的根基(思想纵横)04-11
德国联盟党和社民党就组阁协议达成一致04-09
陈年喜专栏:骑摩托车的人群是一个江湖,一个奇妙的、又深又大的江湖04-08
禅城人社即将赴南京引才,邀您共赴“佛山之心”“职”就未来!04-07
有人头盖衣服偷拿供果被拍下 陵园回应:很气愤,警方已介入04-07
向KTV通风报信!辅警赖某某,获刑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