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负面情绪忍一忍就过去了?不!5招教你排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9:3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情绪是人类对内外部事件或情境的心理反应,具有复杂且多样的表现形式。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忽视自身情绪的悄然变化,殊不知,那些看似焦虑、愤怒、烦躁的情绪往往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小的伤害。

情绪如何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怎样合理有效地排解负面情绪?记者进行了采访。

01

正面情绪给身体带来哪些益处?

正面情绪是指那些能带来积极体验和感受的情绪,通常与满足、愉悦、幸福等状态相关。正面、积极、乐观的好情绪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诸多益处:

保护心血管

正面情绪是心血管疾病的“保护神”。它可以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少儿茶酚胺释放,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有研究表明,乐观程度高的个体冠心病发病率降低35%,且冠状动脉钙化程度更低,即使在进一步调整健康行为、健康状况和抑郁诊断等潜在混杂因素后,这种关联依然显著。而且,乐观情绪与心血管健康的关联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强。

增强免疫力

正面情绪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正面情绪可以通过激活副交感神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同时提升免疫球蛋白A(IgA)分泌,增强黏膜屏障防御能力。

一项针对334名健康成年人的研究发现,持续记录积极情绪体验的参与者在暴露于鼻病毒后,感冒风险降低了50%。结果显示,积极情绪体验与感冒抵抗力之间存在显著关联。研究还发现,积极情绪体验的参与者不仅感冒风险降低,而且在感冒后主观症状更少更轻。

缓解疼痛

正面情绪可以促进内源性阿片肽(如内啡肽)释放,抑制脊髓后角痛觉信号传递,是管理疼痛的“天然镇痛剂”。

有益长寿

有研究显示,正面情绪是长寿的潜在驱动因素。一项针对1235名老年人的研究发现,生活满意度高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9%。

02

长期、慢性的负面情绪

会带来哪些损害?

情绪不仅是人类精神心理状态的外在高级表现,同时也是躯体健康的重要“调节器”,而躯体健康也会影响人的情绪。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情绪与人体多个生理系统存在双向交互作用:

(1)正面情绪可增强免疫力、促进组织修复;

(2)长期的、慢性的负面情绪则会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炎症和遗传等方面,显著增加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和肿瘤等的风险。

加重功能性胃肠疾病

长期焦虑是功能性胃肠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消化系统疾病本身会引发焦虑情绪,而焦虑情绪又会加重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例如,焦虑情绪与肠易激综合征密切相关。研究显示,焦虑情绪会导致肠道紧张,影响肠道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从而引发肠易激综合征。

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长时间处于负面情绪中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焦虑可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增加心率和血压,从而加重心脏负担。

焦虑还可能影响血小板活性,促进血栓形成,进一步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焦虑障碍患者可能更难以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如规律服药、戒烟和健康饮食等,这也会间接影响心血管健康。

加剧记忆功能衰退

负面情绪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加剧记忆功能衰退。

慢性压力引起的负面情绪导致皮质醇持续增高,会抑制海马体的突触可塑性,导致神经元死亡,还会使海马体误以为个体不需要那么多的记忆通路,从而出现大规模修剪突触的现象。

诱发抑郁症

负面情绪会诱发抑郁症,可能引起全身多个器官系统造成功能失调,被认为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

抑郁情绪会导致NK细胞(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防止肿瘤的形成和扩散)活性下降,削弱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监视和清除能力。

影响免疫力和代谢能力

负面情绪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力和代谢能力,造成免疫力紊乱,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增加患病风险。

胃肠功能也对情绪变化的感知非常敏感,受负面情绪影响,胃动力和消化液分泌会出现紊乱,这就是很多人常说的“气得胃疼”的缘由。

负面情绪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吗?

不少人都会认为,只要是负面情绪必然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其实,并非所有负面情绪都会损害躯体健康,短期的焦虑可以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皮质醇升高,可以短期内提高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帮助人克服困难。专家介绍,但长期的、慢性的负面情绪会损害躯体的健康。因此,切勿让自己处于长期焦虑的状态。

03

负面情绪忍一忍就过去了?

5招教你合理有效排解

目前,公众对情绪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认识仍存在不小的误区。不少人认为将情绪全部爆发出来对健康有益,但这种将情绪无限放大的做法容易使人陷入灾难化思维陷阱和情绪化漩涡,应当避免。

也有人认为退一步海阔天空,负面情绪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是将负面情绪压抑在心里不进行纾解的行为,不仅影响我们的感知系统,甚至还会带来生理上的不适,进而引发疾病。

身体健康的奥秘就藏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一喜一怒之间。每个人都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努力成为情绪的主人,用科学的方式守护身心健康。

合理宣泄情绪

无论是在运动健身中挥洒汗水还是向朋友家人倾诉心声,都能让心中积压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释放和纾解。

置身舒适环境

负面情绪来袭时,我们可以积极走向户外,通过拥抱大自然的方式纾解情绪。通过将自己置身于风景优美、安静闲适的环境中,配合深长缓慢的呼吸节奏,可以让紧绷的神经逐渐放松,让躁动的情绪恢复平静。

积极自我暗示

采用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安慰也是对抗负面情绪的一剂“良药”。在生活中树立对抗困难挫折的信心,多鼓励自己,为自己加油打气,“我可以!”“我已经很棒了!”

转移注意力

在生活中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诸如运动、社交活动等。当负面情绪过于强烈时,可以采用注意力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让心灵找到暂时的栖息之所。

必要时及时就医

对于负面情绪迟迟无法排解、影响到正常工作生活,甚至引发生理不适的情况,应当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医,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及时干预。

最后想告诉大家,情绪管理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正向思考重塑大脑神经网络,有规律地进行有氧运动,更多地进行社会交往,向家人或朋友倾诉都可以有效地调节情绪。相信每个人都能将情绪转化为健康资产,一起加油!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人民日报社会版联合出品,原载《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6日第14版《管好情绪就是管好身体(民生一线)》记者:王者、白光迪)

相关文章:

义诊为民!咸阳市中心医院启动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04-18

“中药手串”商家宣传能促气血循环,专家:有微弱的辅助效果,谨慎选购04-18

比喝糖还可怕的5种高糖水果,最后一种竟然很多人认为它控糖减肥04-17

专家:预防肿瘤 别让坏情绪“扎根”04-17

每天坚持跳绳,一个月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04-17

10岁男孩极端减肥被送进ICU,青少年盲目减肥现象调查04-17

负面情绪忍一忍就过去了?不!5招教你排解04-16

娄底市开展“减油减盐”进社区宣传活动 助力健康生活方式普及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