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鱼水共生撬动绿色经济 西秀鲟鱼产业年产值超300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8:08:00    

4月7日,记者走进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塘山村丰凯水产养殖基地看到,一池池青灰相间的鲟鱼幼苗正茁壮生长,西秀区正以特色水产撬动乡村振兴。

今年一季度,养殖周期12至15个月的鲟鱼销售迎来“开门红”:西秀区累计销售商品鲟鱼100吨,实现产值200余万元。

池塘边,渔业生产简易自动运行轨道车打破了平静。银色轨道在水面延伸,轨道支架稳稳支撑,到达位置后,工人利用传动装置,让装满鱼儿的轨道车缓缓返程。依托优质水资源和宜养环境,双堡镇大力发展鲟鱼养殖产业。占地上万平方米的养殖基地,48个标准化鱼池排列整齐,西伯利亚杂交鲟与鲟龙鱼1号(鱼子酱专用品种)在水中悠然游动。

企业负责人林厚庭介绍:“基地采用梯度养殖模式,去年全年产出商品鱼130吨,产值达300余万元,产品已远销上海、广东等省市及越南市场。”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基地创新实践“鱼水共生”理念。“我们构建了三重生态净化系统:引入花鲢、白鲢等滤食性鱼类,种植狐尾藻等水生植物,配套沉淀过滤池。”林厚庭指着循环水系统说,“进水与出水水质始终保持在三类水标准,真正实现‘以鱼养水、以水养鱼’。”这种绿色发展模式,让养殖尾水成为灌溉周边农田的生态水源,形成“一水多用”的立体农业格局,打造生态循环激活绿色经济。

产业振兴的活水,正润泽当地百姓生活。基地通过“固定用工+灵活务工”模式,每年稳定吸纳8名长期工人,提供300余人次临时岗位,发放工资超30万元。与17户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技术培训、入股分红等方式,让村民共享产业红利。

作为西秀区重点招商项目,双堡镇为基地发展全程护航。双堡镇协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办理用地、环评手续,并配套建设引水渠、生产便道等设施,确保养殖用水稳定充足。如今,鲟鱼已成为塘山村的“活招牌”,吸引周边村镇纷纷前来取经。

面对市场新机遇,企业正加速产业链延伸。在样品展示区,鲟鱼面、鲟鱼蒸饺、鱼子酱调味酱等创新产品已研发成型。“我们目前正在尝试多款鲟鱼制品。”林厚庭透露,该公司正与相关单位对接,计划推出鲟鱼主题伴手礼套装。

从深山鱼塘到国际餐桌,从粗放养殖到精深加工,西秀鲟鱼正“游”出乡村振兴新路径。双堡镇将以鲟鱼产业为支点,持续撬动三产融合,绘就“鱼跃人欢产业兴”的振兴图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梅世桂

编辑 沈长志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

相关文章:

刚刚,利好来了!04-15

从“门外汉”到“土专家”04-15

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钢钉作出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04-15

从“产业配套”跃升为“创新引擎”04-15

鱼水共生撬动绿色经济 西秀鲟鱼产业年产值超300万04-14

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漫江画卷入城来04-14

中原汽车智造生态联盟考察李屯镇 共探发展新机遇04-14

太原市娄烦县:擦亮生态名片 着力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