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患者意识丧失,
呼吸心脏骤停10余分钟!”
……
50岁的陈先生怎么也没想到
一次普通的游泳
竟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这是怎么回事?
↓↓↓
惊魂现场
近日
福建泉州某游泳馆内
一名陈姓男子
先后在常温水池、冷水池游泳
随后突然晕倒
急救人员现场为他进行了心肺复苏

该男子被送到医院后
经检查
呼吸心脏骤停
没有生命体征
经过10分钟持续心肺复苏
男子终于恢复自主循环与呼吸功能
后续又接受了
主动脉球囊反搏置入术
冠脉介入治疗术等手术
才终于脱险

发病原因
医生表示
男子呼吸心脏骤停的原因是
急性心肌梗死所致
为什么会突发急性心梗?
医生介绍
在常温水和冷水池中交替运动
血管难以承受忽冷忽热的变化
加之他此前已有胸闷症状
这才导致病发
紧急提醒
夏天即将来临
游泳成为很多人消暑锻炼的首选
然而这片清凉背后
却暗藏着不容忽视的致命风险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游泳?
怎样游泳更安全?
感到不适时如何自救互救?
我们特邀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沈佳
针对不同人群给出专业建议
↓↓↓
1
你适合游泳吗
这两类人群
不适合游泳这项运动
严重心脏病患者不宜
游泳对心脏负荷要求较高,耗氧量较大,心脏病患者易在游泳过程中昏厥,如果救援不及时,很可能产生意外。
高血压患者不宜
高血压病人在低于体温的泳池水中,血管会收缩,血压升高,就会头晕、目眩、气喘,引起心绞疼甚至心肌梗死。
2
这样游泳更安全
忌无准备下水
游泳前充分热身,提前感受水温,在岸上活动关节和肌肉。依据气温灵活调整热身运动量,预防运动损伤和抽筋。
忌贸然进入深水区
游泳下水时,切忌直接跳入水中。先在浅水区
适应水温,确认身体状态良好后,再前往深水区。一旦在浅水区出现抽筋等异常,能迅速上岸,及时应对,避免危险升级。
了解泳池环境
进入泳池区域后,留意泳池的深浅标识,避免进入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深水区。并关注泳池的救生设施配备情况以及救生员的位置,熟悉紧急救援设备的位置,如救生圈等。
3
感到不适时这样自救互救
发病征兆
心血管疾病患者劳累时可能出现胸闷气喘、心慌、嘴唇发紫等症状,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就医检查。
救治方法
游泳过程中,若发现有人嘴唇发紫、脸色发白,说明其出现缺氧征兆,或习惯性拍胸,说明可能是心肌缺血。应立即终止其运动,将其扶上岸,减少耗氧,询问是否携带急救药物,还可按压内关穴。若患者意识模糊,视情况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并同时拨打求救电话。
Tip
延伸阅读: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除了泳池的水温忽冷忽热,当下起伏不定的气温,也易引起血管痉挛,出现心慌、胸闷气短、手脚冷等症状。因此,医生提醒应适当调整活动方式,注意饮食,避免高油高盐食物,同时做好保暖措施,定期体检,为健康筑牢防线。
转自:江苏交通广播网原创微信
综合:央视网、惠州文体旅游发布
来源: 江苏交通广播网
相关文章:
“星星的孩子”长大后,不该只能待在家里04-03
开车回家路边有人晕倒,男子欲上前施救结果当场傻眼:老婆,怎么是你!04-03
男子心脏骤停,这个动作很多人每天做!04-02
“中西合璧克重症 联动查房启新篇——长治市中医医院探索危重症救治新模式”04-02
用爱照亮“星星的孩子”(民生一线)04-02
以优良技术保障优质服务04-01
旅客登机前突发心脏不适,山航员工紧急救助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