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3:59:00    

【专家视点】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强调必须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并提出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要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聚焦“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高素质”的发展路径,助推我国农业加速向“高效、智能、绿色”的现代农业转型,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扎实迈进。

以“高科技”为驱动,提高农业创新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下,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力,打造以“高科技”为支撑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增长极,是增强我国农业现代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应着力推动农业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同时,应注重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已跻身世界前列,在种子、耕地、农机装备等多个农业科技创新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未来,应持续锚定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的目标,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

以“高质量”为导向,提升绿色发展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能够激活农业绿色发展力,擦亮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必然要求以科技创新作为强大引擎,着力解决“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绿色环保”的关键问题。比如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新型农用物资,以生物饲料、生物疫苗、可降解农膜等替代传统高污染化肥、农药及塑料农用覆盖材料,有效增强绿色农业科技供给。同时,按照绿色低碳要求,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高效能”为目的,增强智能驱动力。人工智能是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生产力跃升的驱动力量,也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以数智化为抓手,有效增强农业现代化的智能驱动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高效能”的腾飞翅膀。如陕北洛川苹果的智能筛选、ID溯源,实现了苹果产业精细化运营、高效化产出;湖北秭归,AI无人机破解山地运输难题,提升了农业作业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广东茂名,荔枝产业大数据平台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通过积极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场景,可以推动经验农业向精准农业转型。在“科技活水”的浇灌下,希望的田野正焕发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活力。

以高素质人才为培养方向,助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加快培育适应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农业劳动者,打造一支思想开放、技术过硬的职业农民队伍和创新型人才队伍,从而更好释放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加强农民技术素养和技能培训,打造田间学校与网络课堂相结合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践平台。同时,围绕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短板,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通过加强人才激励机制与政策支持,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持久动能。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面对农业强国、和美乡村、城乡融合发展目标,要以高科技为驱动、以高质量为导向、以高效能为目的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者:马璐,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相关文章: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新质生产力“触手可及”—— “新”风扑面 消费升级04-13

呵护人间烟火 高科技才有温度04-13

青岛市首只AIC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注册成立04-11

以科技创新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底气04-11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04-10

科创板并购重组动能澎湃 产业整合助推新质生产力持续壮大04-09

推动农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用 重庆将打造转型金融标志性示范项目04-09

纪录片《沃野千里》开播 昆明鲜花经济进央视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