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学术论文也应有笔法、义法和章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4:14:00    

【改进文风大家谈】

作者:傅道彬(宁波大学古典学研究院特聘教授)

学术论文也是文章,是一种特别的文章形式。因此,学术论文也应有写作的笔法、义法和章法,也应有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和审美个性。

学术当然要讲求求实精神,但是学术研究并不是全然不动声色的理性活动,而有独特的情感温度。学术与艺术本质是相通的。科学是诗性的,意大利学者维柯在《新科学》中说“智慧是从缪斯(Muse)开始的”。从诗性智慧出发,有了诗性的时历、诗性的地理、诗性的物理、诗性的政治、诗性的历史,科学和智慧都是从诗性发源的。

人类理性的诗性发源,决定了学术研究的情感立场。陈寅恪强调学术研究的“了解之同情”,钱穆认为对以往历史应该始终充满“温情与敬意”。学术研究总是基于对历史的切身体验,有对人类命运的情感投入。伟大的学术著作,总是寄寓对世界和人类命运的历史关怀和感情投入。

学术论文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公式化写作,也有一个文章学意义上的“笔法”问题。“春秋笔法”是文章“笔法”的最早表述,“春秋笔法”是思想之法,也是艺术修辞之法,表现为“惩恶而劝善”的情感倾向。这种“笔法”原则,对现代学术论文的写作仍有启示意义。有些学者强调朴素而谨严的学术原则,而反对论文写作中语言的修饰和修辞的运用。其实,学术表达的准确性往往是修辞锤炼的结果,语言表达的苍白、修辞方法的贫乏、想象空间的狭迫,是无法实现学术的深刻和思想的准确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如此,科学的论文也如此。

思想的清晰常常通过结构的清晰表现出来。学术论文的写作也应讲求布局谋篇,注意结构的起承转合变化。一个观点在什么场合提出,一则材料在什么地方使用,一个概念在什么语境说明,都应有文章学意义上的整体考量和结构安排。学术论文与其他文章形式一样,也有层次变化、思想意脉、情感波澜,也是具有审美个性的。逻辑的证明、历史的考察、材料的引用,看似是学术问题,其实也是一个艺术追求问题、审美个性问题。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0日 0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心电采集有了新方式04-11

激活“夜经济”04-10

学术论文也应有笔法、义法和章法04-10

美媒:关税正进一步压垮美国医疗系统 “回旋镖”终将伤害美国人04-09

武大自宣文章为何引发争议?04-09

北京千场活动迎清明假期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