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心电采集有了新方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5:38:00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

光明日报北京4月10日电(记者邓晖)只需佩戴一条精致“吊坠”,就可以在日常活动中进行持续的、不受运动限制的心电图监测。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团队开发出一种无运动束缚动态12导联心电系统,实现了无感佩戴、有效抑制运动干扰信号以及低功耗原位实时信号处理的优势集成。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12导联心电图是临床最常使用的心电检查手段。

为实现长期心电智能监测,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无运动束缚的动态12导联心电系统(以下简称“MU-DCG系统”),实现了无感化佩戴、抗运动伪影以及低功耗原位实时信号处理的优势集成。

“MU-DCG系统类似一位持续监测心脏健康的‘隐形医生’,如影随形却又不影响用户日常生活。”任天令介绍,该系统结合了贴合皮肤的柔性电子技术以及先进的边缘AI加速硬件与软件技术,分为贴附于皮肤的软模块和外置硬模块。其中,皮肤上的软模块所包含的柔性电子器件具有优异的皮肤适配性,其厚度小于50μm(约等于人发丝直径),可拉伸性超过50%,具备良好的粘附性和透气性;外置硬模块包含了系统数据处理和传输所需的计算单元、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电池等组件,并封装于时尚的吊坠式外壳中。

通过用户佩戴体验、心血管专家盲法评估以及功耗测试,研究团队进一步验证了该系统具有优越的舒适性、准确性和长期的可穿戴性,能够在日常活动中进行持续的、不受运动限制的心电图监测。

“此外,MU-DCG系统还为未来人机融合医疗保健应用建立了一个开创性的设计策略,为在不同环境中开发持续的、个性化的健康监测解决方案开辟了新途径。”任天令说。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1日 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双清智能坚持自主创新——探路织造变智造04-12

东南大学95后南极科考队员:海拔4087米 完整采集极昼期多角度光强数据04-11

除了英特尔,基本都在韩国和台湾省,不受对美关税增加的影响,所以,AMD Yes04-11

心电采集有了新方式04-11

激活“夜经济”04-10

学术论文也应有笔法、义法和章法04-10

美媒:关税正进一步压垮美国医疗系统 “回旋镖”终将伤害美国人04-09

科学家成功创建“热薛定谔猫态”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