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双清智能坚持自主创新——探路织造变智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6:39:00    

走进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南街道的青岛双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只见一箱箱崭新的机械设备整齐排列,一台台叉车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在打包装箱。“今年开局良好,订单都快接不过来了!”双清智能董事长易臻说。

无论是棉花的异纤分拣,还是筒纱的运输包装,抑或是布匹的自动检验,双清智能深耕纺织行业智能装备的研发与生产,推动智能产品走进纺织企业,帮助企业减员增效、提质增产,助力纺织行业装备升级。“我们不做效仿者,坚持做创新者和领航员。”易臻说,公司自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理念。如今,公司已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等。

打造“火眼金睛”

在纺织行业,如何高效清除原料棉花中的丝、麻、毛发等异性纤维,一直是令企业头疼的问题。散落的异纤容易混入棉纱,导致棉纱断头,降低生产效率;织布时,异纤会显现在布面上,形成大量的布面疵点,影响布面质量;染色时,因着色率不同,会影响布面外观。因此,纺纱前的异纤处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过去,纺织企业都由人工分拣异性纤维,不仅费时费力、成本居高不下,而且生产效率也无法提升。如何解决异纤问题,成为双清智能关注的焦点。

经过多年研发,2021年,双清智能通过完善光学系统、缩小箱体尺寸、重新设计除杂机构等,攻克异纤清除难关,开始小批量生产和销售异纤分拣机。

“棉花种类繁多,不同棉花夹杂异纤的情况也多种多样,为了精准识别异纤,必须建立足够庞大的数据库,为识别算法提供支持。”双清智能研发总监佟飞介绍,公司不断对各种棉花进行采图,再对数万张图片进行特征提取,并选择合适的算法模型持续调整参数,自主研发出异纤机检测算法软件,实现了异纤分拣的快速识别筛选,犹如给异纤分拣机装上了“火眼金睛”。

在自研算法的助力下,异纤检测由单面检测增加为双面检测,检出率提高25%以上。同时,通过加大异纤机检测管道的幅宽、设计新型均衡负压排废系统等,让棉花暴露更充分,实现棉流流速更稳定、喷出率更高。

2023年,异纤分拣机系列产品又推出了异纤棉回收清理机和籽棉异纤分拣机。新产品在原有基础上,采用高分辨率棱镜分光相机,可以更准确识别细小浅色异纤。“这两款机器的主要用途是对分拣过的棉花进行二次杂质清理,从而避免浪费棉花,更好实现回收利用。”佟飞说。

目前,双清智能生产的纺纱厂异纤分拣机年销售量近300台。

提高包装效率

过去纺织厂传统的筒纱包装流程中,打包工需手动进行检验、称重、装袋、缝包和码垛等多个步骤,生产环节用工多、劳动强度高、环境艰苦。

为破解这一难题,双清智能根据市场需求,历时4年多时间,研发生产出半自动筒纱包装机,并创立新的配重系统,成为行业产品标杆。

“如何将筒纱进行合理配重,是优化包装流程的关键。配重比例不统一,在输送、套膜、上袋、封口等环节会出现位移、倾倒、卡顿等状况,降低包装效率及整包重量,甚至导致设备故障。”双清智能电气工程师王福瑞介绍,“我们的工程师进入纺纱厂不断摸索配重方式,现场总结经验,持续迭代升级,实现了配重精度达到±50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完成配重后的半自动筒纱包装机可以实现自动套膜、上袋、封口、捆扎、码垛等工序。整台设备不仅保留了人工操作的灵活性,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半自动筒纱包装机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优势,但双清智能并未止步于此。随着纺织工业数字化智能化提升,纺织行业对装备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面对全新的机遇,公司启动了全智能筒纱输送与包装系统研发,自主研发设计了空中在线配重系统,可以自动完成多品种识别校验系统、高速翻转套膜、自动贴标喷码、卷料自动上袋、纸箱包装等步骤,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流程筒纱包装过程的智能化、无人化。”易臻告诉记者。

目前,双清智能半自动包装机年销售量近200台;全智能筒纱输送与包装系统获得3项发明专利、2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实现自动检验

布匹检验是纺织行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由于各种布匹材质不同,疵点种类繁多,且瑕疵位置不确定,检验工人需要在高强度的灯光下、全神贯注地盯着布匹“找差错”,容易疲劳。

如何用全智能设备代替人工检验,打造智能验布设备系统,成为双清智能新的研发方向。

经过5年技术攻关,清影系列全自动验布机成功在2024年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上展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户的目光。

据统计,布匹常见缺陷达40多种,除布匹本身的瑕疵外,外部散落的异物、布匹受外力产生的褶皱等都是布匹检测需要考量的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公司不断采集各种疵点数据,建立庞大的疵点库,从而实现比对筛选。”双清智能副总经理贾清华告诉记者。

有了数据丰富的疵点库作支撑,全自动验布机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布匹面料进行自动检验和分析,在矢量频闪光源技术的加持下,可以自动检验针织布、机织布等多种类纯色布匹,并快速准确地识别布料上断疵、断经、双纬等疵点,疵点检出率达90%以上,能够有效降低检验工人的劳动疲劳度,提高布料检验的数量与质量。

双清智能成立至今,拥有员工200余人,其中,研发团队50余人,均来自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公司拥有专利57项,2024年研发投入增长20%。据悉,双清智能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智能化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推动产品创新,满足多样化需求,帮助纺织企业实现全产业链智能制造。

“未来,双清智能将继续聚焦纺织行业自动化与智能化设备的研发与生产,开拓新需求、新市场,跑赢‘智能化数字化’新赛道。”易臻说。(经济日报记者 刘 成)

相关文章:

双清智能坚持自主创新——探路织造变智造04-12

东南大学95后南极科考队员:海拔4087米 完整采集极昼期多角度光强数据04-11

全景展现未来工厂:2025武汉工博会聚焦工业自动化与智能装备展!04-11

核心CPI温和上涨,供需结构有所改善04-11

心电采集有了新方式04-11

旧款清仓,智驾、兆瓦闪充,比亚迪继续从传统燃油车手里争夺年轻人丨一线04-10

费用可能更低!联影发布10余款医疗智能体,既能帮助就医,还能提供人文关怀04-10

BMW M 携手纽博格林,走进“人车合一”智能驾趣2.0时代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