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装表接电到检修祠堂线路,从整理表后线到普及安全用电知识……4月7日,在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客家文化博物馆外,国网永川供电公司荣隆供电所员工为这座新落成的文化地标进行电力设施安装和安全隐患排查,为客家文化的守护注入“光明动力”。
在荣昌,客家文化早已融入市井烟火,梅州卤水技艺与本地食材结合,创制出“荣昌卤鹅”,其肉质紧实、卤香醇厚,成为重庆非遗美食;“麻布神歌”至今回荡在夏布工坊,织工们以歌谣协调织机节奏,唱响劳动之美;客家新村的龙形廊亭下,老人们用客家话讲述先祖迁徙故事,孩童在客家牌坊前嬉戏,构成一幅生动的文化图景。

为客家博物馆接入电源。国网永川供电公司供图

为客家博物馆夏布制作室检修照明设备。国网永川供电公司供图
为守护这些文化基因,荣昌近年来系统推进非遗保护:修缮肖家祠堂等历史建筑,复刻三进式客家院落;建设客家文化广场、移民主题展馆,通过族谱、农具等文物展示迁徙足迹。此次投用的客家文化博物馆更以数字化手段还原移民路线,陈列夏布织机、客家服饰等千余件藏品,成为巴蜀文化与客家文明对话的窗口。
文化传承离不开基础设施支撑。在客家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国网永川供电公司量身定制供电方案,采用防潮防漏电工艺保障文物库房安全。针对祠堂木质结构老建筑,电力员工加装电气火灾监测装置,更换老化线路,让百年古厝“轻装上阵”。
“博物馆灯光布展需要稳定电压,祠堂祭祀活动用电集中,我们必须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荣隆供电所负责人表示,团队还为周边200余户客家人改造表后线,发放安全用电手册,让文化保护与民生服务同频共振。(赖小龙)
相关文章:
武夷山:茶文旅融合让“过客”变“住客”04-12
山东:打造开放共享文化书院,用优质文化资源提升群众精神食粮获得感04-12
文体视点:古老的书院,如何“活”在当下?04-11
山西博物院 “一天也逛不完”的文化宝藏04-11
古韵与诗意交织!铁城的柔情藏在山水中……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