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95%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在一审,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调撤率55%,梅县区法院畲江法庭获评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近年来,梅州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坚持“司法+行政”双轮驱动汇聚解纷合力,“调判结合+延伸治理”双重发力做实严保护、源保护,“靠前服务+特色帮扶”双向奔赴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新机制,以全链条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助力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保驾护航。
以合促和
为知识产权多元解纷扩容
知识产权日益成为一座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知识产权保护仍面临不少挑战。
“传统知识产权案件在行政投诉举报和司法诉讼‘双线维权’时存在重复维权、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
“当事人对高效、权威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纷渠道需求迫切,亟需通过府院联动优化纠纷化解路径……”
制约知识产权案件解纷质效提升的难点何在?2024年6月,梅州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团队和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此展开深入探讨,找出了问题的“症结”——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衔接机制不完善。
改革破题,机制先行。梅州中院认真研究分析梅州本地知识产权纠纷特点及现有调解机制的短板,瞄准症结找“解法”,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建立“多元解纷+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有机衔接。同时,共同组建了知识产权行政调解员队伍,并开展知识产权案件调解专业培训。

梅县区法院为知识产权行政调解员队伍提供专业培训
标志性改革举措很快落地见效。
前不久,某商贸公司发现杨某未经授权便在某网上平台的店铺销售含有该公司注册商标的产品,遂将杨某诉至法院,并要求网上平台运营技术公司共同承担侵权责任。
梅县区法院受理案件后,征得各方当事人同意,通过云平台在线委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调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快速响应,并在调解过程中主动向法院申请指导,寻求类案示范判决作为参考,仅用7天就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杨某赔偿商贸公司2000元,商贸公司撤回起诉,纠纷高效实质化解。
该机制是梅州法院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四重保护”机制的重要举措。此前,梅州中院与梅州市检察院、市版权局等10家单位联合签署《关于强化梅州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备忘录》,建立“赔偿+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进知识产权纠纷风险防范指引和治理,构建了以大保护、快保护、严保护、源保护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四重保护”工作机制。
“今年我们将在知识产权纠纷源头化解机制上持续发力,通过向相关部门、产业协会发送司法建议、法律风险提示,建立恶意侵权快速处理机制,发布防范滥用著作权典型案例,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司法保护。”梅州中院民三庭负责人朱红标表示。
强化保护
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力
“感谢法院帮我们洗去‘侵权’之名,鼓励我们更加用心做好品牌。”回访中,广东长乐烧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乐烧酒业”)总经理魏锋对梅州中院民三庭法官范宜洪说。

梅州中院到长乐烧酒业开展判后回访
“一滴沾唇满口香,三杯入腹浑身泰”,梅州五华县长乐烧酒素有“南粤佳酿”美称。长乐烧酒业于2003年获得“长乐烧”商标专用权,并于2013年推出“南国壹品”系列白酒。
2024年1月,长乐烧酒业及其三家销售商被计某告上法庭。计某于2015年申请注册“南国一品”商标,2022年至2023年间,计某通过线上、线下取证,认为长乐烧酒业及三家销售商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使用了其注册的商标。
“侵权产品上使用的‘南国壹品’字样不属于商标性使用,消费者在购买时主要认定的是‘长乐烧’商标,对消费者来说不会产生混淆。计某注册商标后一直未实际投入使用,且长乐烧开发‘南国壹品’系列酒的时间早于计某注册商标的时间,在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梅县区法院畲江法庭知识产权审判团队经过多方面审慎严密论证,结合工商部门的专业意见,综合认定长乐烧酒业不构成商标侵权,三家销售商所售商品具有合法来源,最终依法驳回计某全部诉讼请求。梅州中院二审维持原判。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如何在法槌起落间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促进创新创业,是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必修课。
近年来,梅州法院全面深化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和要素式审判,推行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建立“集约快审+示范诉讼”机制,用足用好惩罚性赔偿机制,将调解贯穿知识产权审判全流程,推进“家门口”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
2023年以来,依法惩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5件56人,判处罚金818万余元,全流程调解知识产权纠纷案件209件,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适用率95.64%,平均审理周期28.68天,网上立案率100%,在线审理率99%。

梅江区法院到广东省科学院梅州产业技术研究院走访调研
同时,依托“庭、站、点”融合共治机制,在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综治中心等建立涉企法官服务点20个,在畲江工业园区建立2个知识产权专项法官服务组。
持续扩大知识产权普法宣传力度,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送法六进”活动,邀请企业家代表旁听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连续三年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推出普法微动漫,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浓厚氛围。
精准服务
为“梅字号”特色产业发展赋能
60多亩客家土椒长势喜人,菜心、花菜等时令蔬菜点缀其间……跟随梅州市乐得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乐得鲜”)蔬菜基地负责人吴志昶走进基地,梅江区法院司法服务团队看到这样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
“客家土椒的两个品种已成功拿到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这让我们的特色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更有底气。”吴志昶兴奋地向前来回访的司法服务团队道出喜讯。

梅江区法院为乐得鲜提供特色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指导
时间回到两年前的春耕时节。梅江区法院司法服务团队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乐得鲜在品种选育、种植管理等方面投入大量心血,但对自主研发的“客家土椒”等特色农产品尚未建立品牌保护体系,制约着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要加强从育种技术到包装设计的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对特色农产品及时注册商标,对依法享有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维权意识,保护企业的自主创新成果。”针对企业痛点,司法服务团队开出“法治处方”。
在法院建议和帮助下,吴志昶带领团队积极推动特色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最终在2024年12月成功拿下“客家土椒”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同样的场景还发生在陶瓷产业身上。
“在网络平台对我司某款陶瓷盘著作权侵权案中,梅州法院依法判决侵权产品的销售者、生产者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给我们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近日,梅州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团队为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富大陶瓷”)提供司法服务时,富大陶瓷研发部主任黄志超这样对法官说。

梅州中院为富大陶瓷提供知识产权司法服务
大埔县是“中国青花瓷之乡”,县内高陂镇的富大陶瓷拥有80多项国家授权专利,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知识产权是陶瓷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宝。”黄志超还告诉笔者,梅州法院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设立了陶瓷特色产业法官服务点,定期向企业推送涉陶瓷产业纠纷的典型案例,开通涉知识产权解纷绿色通道,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烦恼。
司法助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梅州法院念兹在兹。为此,梅州法院推动在茶叶产业园、蔬菜特色产业园、丝苗米产业园等设立15个特色产业法官服务点。联合地方党委、政府开设“柚子法律工作室”“留隍特色食品法官服务工作室”等特色法律工作室,通过法官“固定驻点+按需到场+即时响应”的形式靠前服务企业。
同时,组建五华县大田柿花专项法官服务组,成立梅江区客家预制菜“补改投”试点项目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走访百家企业”司法暖企活动649场次,“一企一策”为100多家企业提供地理标志申请认定、老字号品牌保护、产业优化升级、涉农纠纷化解等司法服务,助力“梅字号”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来源:南方日报
相关文章:
梅州法院:向“新”而行 护航发展04-23
鄂尔多斯这4人被实名曝光!04-22
银川金凤区作业“熔断机制”来了!到点就停,写不完就不写了!04-22
2024年中国版权十件大事发布04-22
结案数持续上升!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去年审结案件1.5万件04-21
别打架!一法院公布“打架成本”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