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跟随“民企显身手奋进正当时”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北京元客方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客方舟”),探访其如何助力数字人“照进现实”,在现实与虚幻之间建立连接。
2025年春晚,在芭蕾舞节目《伊人》中,舞蹈演员们轻柔的身姿与虚拟水面交织,一幅流动的水墨画随着演员起舞而缓缓展开;歌曲节目《栋梁》则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歌手置身于雕梁画栋的祈年殿之中……据悉,上述节目背后部分技术支持就来自元客方舟,公司已连续5年承接春晚节目制作。
“数字人是元宇宙的重要实体和生态。如果将AR/VR看作是元宇宙的入口,数字人可被看作是元宇宙的关键要素。”元客方舟虚拟内容制作中心总监刘家宁表示。
在首钢园内的MAC元宇宙演艺制播科技中心,元客方舟工作人员展示了人体7D光场重建棚如何完成数字人制作的素材采集。据了解,体验者站在一颗直径6.6米、拥有756台6色光源与100余台4K工业相机的“圆球”中央,只需要一分钟就能完成人体特征采集,白模重建则在半小时内就可以完成。
另外,在FZMotion光学运动捕捉技术实验基地,元客方舟工作人员依托母公司元客视界自研的红外光学运动捕捉相机和精准的刚体匹配算法、全新的骨骼解算器等进行更高精度的动作捕捉采集。
刘家宁表示,在2023年的春晚《当“神兽”遇见神兽》节目里,就采用FZMotion运动捕捉系统结合智能动作迁移技术,生动还原了来自上古典籍中白泽、麒麟、貔貅等神兽的传神姿态,打造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双向联动的“时空投影”。
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政府事务总监胡伯源指出,基于多年建模经验,公司积累了较好的技术储备,目前数字人建模的效率大幅度提升,逐步构建了在虚拟人上的战略领先优势。同时,凌云光在数字人领域产品化平台进一步完善,为通用产品打下良好基础。“未来,随着虚拟人产业生态与应用场景逐步成熟,虚拟人产品将会陆续进入到市场应用中,从To B走向To C,助力数字人技术发展。”
此外,元客方舟的发展也离不开近年来石景山区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刘家宁表示,以首钢园为代表的产业空间是吸引企业入驻的关键因素。例如,MAC元宇宙演艺制播科技中心的前身就是曾经的冬奥训练场地首钢冰壶馆,这也成为冬奥遗产再利用的典型示范。据统计,石景山区全区科幻企业总数突破230家,占北京市总量近三分之一;2024年实现收入153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程靓
相关文章:
元客方舟助力数字人“照进现实”04-22
和AI唠嗑,3分钟钱到账!这操作绝了!04-21
远达环保与电投数科座谈交流04-19
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 培育文化产业增长点04-18
爱了!老祖宗的同款,果然很绝04-11
精耕语文课堂 推动深度阅读04-11
古韵与诗意交织!铁城的柔情藏在山水中……04-10